近日,“国家工程师奖”表彰大会在京召开,对“国家卓越工程师”和“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”进行表彰。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、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,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培养造就大批有突出创新能力、可解决复杂难题的卓越工程师队伍,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。
要着力完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。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,是国家战略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体现。要深化对工程师人才发展规律的认识,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、同向同行。要强化产学研融合发展,聚焦产业蝶变升级,创新高校、科研机构、重点企业合作模式,注重发挥院士等顶尖人才作用,通过共建工程师产教学院、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、打造实践基地等方式,构建产教融合、协同创新、实践育人的培养体系,着力锻造卓越工程师。要注重因企制宜、精准施策,“一企一策”制定工程师个性化培养方案,通过举办“订单班”等集训活动,提高培养精准度。
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。充分发挥人才评价“指挥棒”作用,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,突出重实绩、看贡献,破除“四唯”倾向,将重点项目参与、取得发明专利、技术成果孵化等作为评价内容,以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数量为依据形成业绩清单,将其与收益分配、职称评定挂钩,鼓励工程师多作出实际业绩。突出企业认可,将企业评价作为专家评审重要依据,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人才授权认定名额,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
要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。注重解决工程师人才的“关键小事”,通过建设工程师人才服务中心,推出工程师专属服务,在安家落户、子女就学、配偶就业、健康医疗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,打造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。通过集中布局创意社交、休闲聚会、公共艺术等综合空间,集成资源优服务,让人才生活有品质、休闲有惬意,不断提升生活舒适度。要大力选树表彰优秀工程师先进个人(团队),形成全社会崇尚工程师、尊重工程师人才的浓厚文化氛围。